公量计算公式(公量计算方法)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公量计算公式,以及公量计算方法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公量计算公式: 公量=实际净重*(1+标准回潮率)/(1+实际回潮率) 公式中的1是什么意思
- 2、谁知道所有的算量公式呢?
- 3、工作量计算公式是什么?
- 4、工程量计算公式
- 5、脚手架工程量计算公式?
公量计算公式: 公量=实际净重*(1+标准回潮率)/(1+实际回潮率) 公式中的1是什么意思
净重=干量+实茄烂际水分=干量+干量*实际回潮率
则干量=净重信备/(1+实际回潮率)
公量=干量+标准水分=干量*(1+标准回潮率)=净重*(滑纳毁1+标准回潮率)/(1+实际回潮率)
[img]谁知道所有的算量公式呢?
1,建筑土方开挖工程量计算公式: 圆柱体:体积=底面积×高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锥 体: 底面面积×高÷3
台 体: V=[ S上+√(S上S下)+S下]h÷3
球缺体积公式=πh�0�5(3R-h)÷3
球体积公式:V=4πR�0�6/3
棱柱体积公式:V=S底面×h=S直截面×l (l为侧棱长,h为高)
棱台体积:V=〔S1+S2+开根号(S1*S2)〕/3*h
注:V:体积;S1:上表面积;S2:下表面积;h:高。
------
几何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
圆柱体:
表面积:2πRr+2πRh 体积:πRRh (R为圆柱体上下底圆半径,h为圆柱体高) 圆锥体:
表面积:πRR+πR[(hh+RR)的平方根] 体积: πRRh/3 (r为圆锥体低圆半径,h为其高, 平面图形
名称 符号 周长C和面积S
正方形 a—边长 C=4a S=a2 长方形 a和b-边长 C=2(a+b) S=ab 三角形 a,b,c-三边长h-a边上的高s-周长的一半A,B,C-内角其中
s=(a+b+c)/2 S=ah/2=ab/2·sinC =[s(s-a)(s-b)(s-c)]1/2=a2sinBsinC/(2sinA) 四边形 d,D-对角线长α-对角线夹角 S=dD/2·sinα 平行四边形 a,b-边长h-a边的高α-两边夹角 S=ah=absinα 菱形 a-边长α-夹角D-长对角线长d-短对角线长 S=Dd/2=a2sinα 梯形 a和b-上、下底长h-高m-中位线长 S=(a+b)h/2=mh 圆 r-半径 d-直径 C=πd=2πr S=πr2=πd2/4 扇形 r—扇形半径 a—圆心角度数 C=2r+2πr×(a/360) S=πr2×(a/360) 弓形 l-弧长 S=r2/2·(πα/180-sinα)
b-弦长 =r2arccos[(r-h)/r] - (r-h)(2rh-h2)1/2
h-矢高 =παr2/360 - b/2·[r2-(b/2)2]1/2
r-半径 =r(l-b)/2 + bh/2
α-圆心角的度数 ≈2bh/3 圆环 R-外圆半径 S=π(R2-r2)
r-内圆半径 =π(D2-d2)/4
D-外圆直径
d-内圆直径 椭圆 D-长轴 S=πDd/4
d-短轴
2,建筑工程量计算公式: 计算挖土乎唤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利用棱台体积公式计算挖土方的上下底面积。
V=1/6×H×(S上+ 4×S中+ S下)计算土方体积(其中,S上为上底面积,S中为中截面面积,S下为下底面面积)。
S下=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挖土底边线的面积(包括工作面、排水沟、放坡等)。
用同样的方法计算S中和S下。 素岁搏凯土垫层体积的计算:
利用棱台的计算公式:素土垫层体积=1/6×H×(S上银猜+ 4×S中+ S下)计算土方体积
(其中,S上为上底面积,S中为中截面面积,S下为下底面面积)。 灰土垫层体积的计算:
利用棱台的计算公式:灰土垫层体积= 1/6×H×(S上+ 4×S中+ S下)计算土方体积
(其中,S上为上底面积,S中为中截面面积,S下为下底面面积)。
素砼体积的计算:基础垫层与混凝土基础按混凝土的厚度划分,混凝土的厚度在12cm以内者执行垫层子目;厚度在12cm以外者执行基础子目。
垫层体积=垫层面积×垫层厚度。
垫层模板的计算:
垫层模板=垫层的周长×垫层高度
满堂基础梁的体积
计算方法:满堂基础梁的体积=梁的净长×梁的净高
素土垫层工程量
外墙条基素土工程量=外墙素土中心线的长度×素土的截面积
内墙条基素土工程量=内墙素土净长线的长度×素土的截面积
灰土垫层工程量
外墙条基灰土工程量=外墙灰土中心线的长度×灰土的截面积
内墙条基灰土工程量=内墙灰土净长线的长度×灰土的截面积
砼垫层工程量
外墙条基砼垫层基础=外墙条形基础砼垫层的中心线长度×砼垫层的截面积
内墙条基砼垫层基础=内墙条形基础砼垫层的净长线长度×砼垫层的截面积
条形基础工程量
外墙条形基础的工程量=外墙条形基础中心线的长度×条形基础的截面积
内墙条形基础的工程梁=内墙条形基础净长线的长度×条形基础的截面积
注意:净长线的计算①砖条形基础按内墙净长线计算
地圈梁工程量
外墙地圈梁的工程量=外墙地圈梁中心线的长度×地圈梁的截面积
内墙地圈梁的工程梁=内墙地圈梁净长线的长度×地圈梁的截面积
基础墙工程量
外墙基础墙的工程量=外墙基础墙中心线的长度×基础墙的截面积
内墙基础墙的工程梁=内墙基础墙净长线的长度×基础墙的截面积
基槽的土方体积
基槽的土方体积=基槽的截面面积×基槽的净长度
独立基础垫层的体积
垫层体积=垫层面积×垫层厚度
独立基础垫层模板
垫层模板=垫层周长×垫层高度
独立基础体积
独立基础体积=各层体积相加(用长方体和棱台公式) 独立基础模板
独立基础模板=各层周长×各层模板高
承台基础垫层的体积
垫层体积=垫层面积×垫层厚度
承台基础垫层模板
垫层模板=垫层周长×垫层高度
承台基础体积
独立基础体积=各层体积相加(用长方体和棱台公式)
承台基础模板
独立基础模板=各层周长×各层模板高 构造柱工程量计算
①构造柱体积=构造柱体积+马牙差体积
其中马牙槎体积=马牙槎与墙相交宽度*马牙槎嵌入墙内的长度(0.03)*构造柱高度
②构造柱模板=构造柱模板+马牙差模板
马牙槎模板面积=马牙槎嵌入墙内的长度(0.03)*构造柱高度
框架柱体积=框架柱截面积*框架柱柱高
其中柱高:
a有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至上一层楼板上表面之间的高度计算。
b无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至柱帽下表面之间的高度计算。
c框架柱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至柱顶高度计算。
②框架柱的模板=框架柱周长*框架柱支模高度
梁侧装修=梁外露长度*装修长度
梁的模板面积=(梁侧面高之和+梁底)*梁的长度
板的体积=板的面积×板的厚度
板的模板=板的底模+板的周边模板
板的底模=板的底面净面积
板的周边模板=板的外露周边长度×板的厚度
楼梯体积=踏步体积+梯板体积
①踏步体积 = 三角形面积(1/2*踏步宽度*踏步高度)* 梯板净宽 * 踏宽数。
其中:踏步个数 = 踏宽数+1;踏宽数 = 楼梯净长/踏步宽度(楼梯净长:等于踏步段水平投影净长,即扣减(墙)后的长度);踏步高度 = 楼梯高度/(踏步个数+1);梯板净宽 = 楼梯宽度扣减墙后的宽度。
②梯板体积=梯板净宽*楼梯斜长*梯板厚度。
其中:楼梯斜长=K*楼梯水平投影长度(楼梯水平投影长度=楼梯净长;K=[SQRT(踏步宽度^2 + 踏步高度^2)]/踏步宽度)
③休息平台体积:计算同板。
如果休息平台与墙相交,扣除与墙相交部分体积
⑶楼梯栏板、栏杆
①栏板按面积或者体积计算
栏板体积=栏板面积×栏板厚度计算
栏板面积=栏板长度×栏板高度计算
栏板长度是楼梯的实际长度,即斜长度
楼梯侧面装修=踏步侧面面积+梯板侧面积
其中:踏步侧面面积=1/2*踏步宽度*踏步高度*踏步个数;梯板侧面积=
楼梯斜长*梯板厚度。
楼梯底面装修=楼梯底部面积
楼梯模板=楼梯侧模+楼梯底模;计算同装修面积。
工作量计算公式是什么?
工作量计算公式有如下:
1、按照行驶里程计算折旧,其计算公式如下:迅腊
单位里程折旧额=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总行驶进程。
2、按工作小时计算折旧,其计算公式如下:
每工作小时折旧额=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工作总小时。
3、按台班计算折旧的公式
每台衫薯班折旧额=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工作总台班数。
相关举例
某企业的运输汽车1辆,原值为300000元,预计净残值率为4%,预计行使总里程为800000公里。该汽车采用工作量法计提折旧。某或昌者月该汽车行使6000公里。该汽车的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和该月折旧额计算如下: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300000×(1-4%)]/800000=0.36(元/公里)。
该月折旧额=0.36×6000=2160(元)。
工程量计算公式
首先了解一下工程量:
定义:
1.工程量即工程的实物数量,是以物理计量单位或自然计量单位所表示各个分项或子分项工程和构配件的数量。
2.工程量是以自然计量单位或物理计量单位表示的各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的工程数量。
自然计量单位是以物体的自然属性来作为计量单位。如灯箱、镜箱、柜台以 “个”为计量单位,晒衣架、帘子杆、毛巾架以“根”或“套”为计量单位等。
3.物理计量单位是以物体的某种物理属性来作为计量单位。如墙面抹灰以“m2”为计量单位,窗帘合、窗帘轨、楼梯扶手、栏杆以“m”为计量单位等。
计算依据
1.施工图纸及配套的标准图集
施工图纸及配套的标准图集,是工程量计算的基础资料和基本依据。因为,施工图纸全面反映建筑物(或构筑物)的结构构造、各部位的尺寸及工程做法。
预算定额、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根据工程计价的方式不同(定额计价或工程量清单计价),计算工程量应选择相应的工程量计算规则,编制施工图预算,应按预算定额及其工程量计算规则算量;若工程招标投标编制工程量清单,应按“计价规范”附录中的工程量计算规则算量。
2.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施工图纸主要表现拟建工程的实体项目,分项工程的具体施工方法及措施,应按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核腔案确定。如计算挖基础土方,施工方法是采用人工开挖,还是采用机械开挖,基坑周围是否需要放坡、预留工作面或做支撑防护等,应以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为计算依据。
常用计算公式
(一)基础
1.带形基础
(1)外墙基础体积=外墙基础中心线长度×基础断面面积
(2)内墙基础体积=内墙基础底净长度×基础断面面积+T形接头搭接体积
T形接头搭接部分:
V=V1+V2=(L搭×b×H)+ L搭〔bh1/2+2(B-b/2×h1/2×1/3)〕=L搭〔b×H+h1(2b+B/6)〕
式中:
V——内外墙T形接头搭接部分的体积;
V1——长方形体积,如T形接头搭接示意图上部所示,无梁式时V1=0;
V2——由两个三棱锥加半个长方形体积,如T形接头搭接示意图下部所示,无梁式时V= V2 ;
H——长方体厚度,无梁式时H=0;
2.独立基础( 砼独立基础与柱在基础上表面分界)
(1)矩形基础: V=长×宽×高
(2)阶梯形基础: V=∑各阶(长×宽×高)
(3)截头方锥形基础: V=V1+V2=H1/6+[A×B+(A+a)(B+b)+a×b]+A×B×h2
式中:
V1——基础上部棱台部分的体积( m3 )
V2——基础下部矩形部分的体积( m3 )
A,B——棱台下底两边或V2矩形部分的两边边长(m)
a,b——棱台上底两边边长(m)
h1——棱台部分的高(m)
h2——基座底部矩形部分的高(m)
(4)杯形源氏桥基础
基础杯颈部分体积( m3 ) V3=abh3
式中:
h3——杯颈高度
V3——杯口槽体积( m3 )
V4= h4/6+[A×B+(A+a)(B+b)+a×b]
式中:h4—杯口槽深度(m)。
杯形基础体积:
V=V1+V2+V3-V4
式中:V1,V2,V3,V4为以上计算公式所得。
3. 满堂基础(筏形基础)
有梁式满堂基础体积=(基础板面积×板厚)+(梁截面面积× 梁长)
无梁式满堂基础体积=底板长×底板宽×板厚
4. 箱形基础
箱形基础体积=顶板体积+底板体积+墙体体积
5.砼基础垫层
基础垫层工程量=垫层长度×垫层宽度×垫层厚度
(二)柱
1.一般柱计算公式:V=HF
式中雹猛:
V——柱体积;
H——柱高(m)
F——柱截面积
2.带牛腿柱
V=(H × F)+牛腿体积 ×n=(h × F)+[(a ×b ×h1)+a × b V2 h2/2]n
=h×F+a ×b ×(h1+h2/2)n
式中:
h——柱高(m);
F——柱截面积
a.b——棱台上底两边边长;
h1——棱台部分的高(m)
h2——基座底部矩形部分的高(m);
n——牛腿个数
3.构造柱:V=H ×(A×B+0.03×b×n)
式中:H— 构造柱高(m);
A.B— 构造柱截面的长和宽
b— 构造柱与砖墙咬槎1/2宽度;
n— 马牙槎边数
(三)梁
1.一般梁的计算公式(梁头有现浇梁垫者,其体积并入梁内计算)
V=Lhb
式中:h— 梁高(m); b— 梁宽; L— 梁长
2.异形梁(L、T、十字型等梁)
V=LF
式中:L— 梁长; F— 异型梁截面积
3.圈梁
圈梁体积V=圈梁长×圈梁高×圈梁宽
4.基础梁
V=L×基础梁断面积
式中:V— 基础梁体积(m3); L— 基础梁长度(m)。
(四)板
1.有梁板(肋形板、密肋板、井子楼板)
V=V主梁+V次梁+V板
式中:
V——梁、板体积总和( m3 )
V主梁——主梁体积( m3 )
V次梁——次梁体积( m3 )
V板——楼盖板的体积( m3 )
2.无梁板(直接用柱支撑的板)
V=V板+V柱帽
式中:
V——无梁板体积总和( m3 )
V板——楼盖板的体积( m3 )
V板帽——柱帽体积( m3 )
3.平板(直接用墙支撑的板)
V=V板=板全长×板宽×板厚
式中:V—板体积( m3 )
(五)墙
现浇钢筋砼墙(间壁墙、电梯井壁、挡土墙,地下室墙)
V=LHd+墙垛及突出部分体积-门窗洞口及0.3㎡以外孔洞体积
式中:
V——现浇钢筋砼墙体积( m3 )
L——墙的长度(m)
H ——墙高(m)
d——墙厚(m)。
四、混凝土工程量计算举例
例1、求某工程现浇砼条型基础工程量:
解(1)V条=〔(16.00+9.00) ×2+(9.00-1.50)〕×〔1.50×0.30+(1.50+0.50)×0.15÷2+0.50×0.30〕 =57.50×0.75=43.125m3
(2)丁字角体积:
a:(0.50×0.50×0.15÷2)×2=0.038m3
b:(0.15×0.50÷2×0.50÷3)×2×2=0.0252m3
(3)V总= 43.125+ 0.038+ 0.0252=43.19m3
例2、求某工程10个现浇砼独立基础工程量:
解(1)V=1.60×1.60 ×0.3+(1.62+0.62+1.6×0.6) ×0.6÷3=0.768+0.776=1.544m3
(2) V总=1.544×10=15.44m3
例3、求现浇钢筋砼筒壳拱板工程量(计算中跨度板砼)
解:工程量=(R2- r2)a π /360×48.00= (8.763×8.763-8.613× 8.613)×105×0.008727×48.00=114.80m3
例4、求现浇钢筋砼雨蓬工程量(雨蓬带反边)
解:(1)雨蓬工程量=(2.4+0.16) ×1.2+〔 (1.12+0.04) ×2+(2.4+0.08) 〕×0.4=4.99㎡
(2)墙内雨蓬过梁工程量=(2.4+0.25×2) ×0.4×0.24=0.28m3
脚手架工程量计算公式?
里脚手架又称内墙脚手架,是沿室内墙面搭设的脚手架,它可用于内外墙砌筑判携和室内装修施工。 里脚手架用料少,但拆除频繁。其结构形式有折叠式,困并门柱式,支架式等多种。 计算里脚手架工程量: 1.里脚手架的工程量按建筑物的建筑面积计算。考虑到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的特点,定额子目中分别套算。 2.当建筑物层高在3.6m以内按各层建筑面积计算,楼层高度超过3.6m时,每增加1.2m按调增子目计算,不足0.6m时不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里脚手架调增系数=(楼层高度-3.6m)/1.2m 3.按满堂脚手架计算规则应计算满堂脚手架者,其里脚手架按该部分建筑面积的50%计算。 4.没有建筑面积部分的脚手架搭设,按相应项目规定分别计算。
1 、按照与建筑物的位置关系划分:
1 ) 外脚手架:外脚手架沿建筑物外围从地面搭起,既用于外墙砌筑,又可用于外装饰施工。其主要形式有多立杆式、框式、桥式等。多立杆式应用最广,框式次之。桥式应用最少。
2 ) 里脚手架 : 里脚手架搭设于建筑物内部,每砌完一层墙后,即将其转移到上一层楼面,进行新的一层砌体砌筑,它可用于内外墙的砌筑和室内装饰施工。里脚手架用料少,但装拆频繁,故要求轻便灵活,装拆方便。其结构型式有折叠式、支柱式和门架式等多种。
2 、按照支承部位和支承方式划分 :
1 ) 落地式:搭设(支座)在地面、楼面、屋面或其他平台结构之上的脚手架。
2 ) 悬挑式:采用悬挑方式支固的脚手架,其挑支方式又有以下 3 种。
架设于专用悬挑梁上;
架设于专用悬挑三角桁架上;
架设于由撑拉杆件组合的支挑结构上。其支挑结构有斜撑式斜拉式拉撑式和顶固式等多种。
3 ) 附墙悬挂脚手架 : 在上部或中部挂设于墙体挑挂件上的定型脚手架。
4 ) 悬吊脚手架 : 悬吊于悬挑梁或工程结构之下的脚手架。
5 )附着升降脚手架(简称 “ 爬架 ” ):附着于掘尺伏工程结构依靠自身提升设备实现升降的悬空脚手架。
6 )水平移动脚手架 : 带行走装置的脚手架或操作平台架。
3 、按其所用材料分为 : 木脚手架、竹脚手架和金属脚手架;
4 、按其结构形式分为 : 多立杆式、碗扣式、门型、方塔式、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及悬吊式脚手架等。
综合脚手架
综合脚手架是综合了建筑物中砌筑内外墙所需用的砌墙脚手架、运料斜坡、上料平台、金属卷扬机架、外墙粉刷脚手架等内容。它是工业和民用建筑物砌筑墙体(包括其外粉刷),所使用的一种脚手架。综合脚手架是我们对以上内容的统称,但在套用定额时,应根据其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如单层、全现浇结构、混合结构、框架结构等)来套用相应的定额。
关于公量计算公式和公量计算方法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