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dhilinux(bodhilinux安装)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bodhilinux,以及bodhilinux安装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最流行的linux系统是什么呀?
- 2、如何把bodhi linux系统装在XP下,形成双系统???
- 3、Linux系统有哪些
- 4、bodhi linux如何显示中文?
- 5、支持KDE最好的linux是什么发行版
最流行的linux系统是什么呀?
Linux,全称GNU/Linux,是一种免费使用和自由传播的类UNIX操作系统,其内核由林纳斯·本纳第克特·托瓦兹于1991年10月5日首次发布,它主要受到Minix和Unix思想的启发,是一个基于POSIX的多用户、多任务橘团宽、支持多线程和多CPU的操作系统。
Linux有上百种不同的发行版,如基于社区开发的或备debian、archlinux,和基于商业开发的Red Hat Enterprise Linux、SUSE、Oracle Linux等。其中比较流行的版本圆亮是CentOS 7.9。
[img]如何把bodhi linux系统装在XP下,形成双系统???
先安装xp 然后在安装linux就可以了 安装linux时注意划分分区 不要将xp分区格掉
Linux系统有哪些
太握销多了。Debian系列的Debian,Ubuntu,运皮答ylmf OS,knoppix;RedHat系列的RHEL,Fedora,CentOS。其他派别的旁慧Gentoo,LFS
bodhi linux如何显示中文?
其实乱码这个问题是由系统集成的字符集引起的,由于不能正确的使用相对应字符的字符集,因禅慧哪此OS不能识别出文字导致了乱码,解决的方法不难......
首先,我们先要知道控制Linux OS 的语言环境变量是$LANG和$LC_ALL,要解决乱码的情况我们只需要把上述的两个变量正确设置即可.
乱码分两种情况碧冲:
1.终端(纯shell界面)的乱码
vi /etc/profile
export LC_ALL="zh_CN.GB18030:zh_CN.GB2312:zh_CN.GBK:zh_CN:en_US.UTF-8:en_US:en:zh:zh_TW:zh_CN.BIG5"
保存退出,reboot系统即可..
2.X-window(图形界面)的乱码
vi /etc/sysconfig/i18n
LANG="zh_CN.GB18030:zh_CN.GB2312:zh_CN.GBK:zh_CN:en_US.UTF-8:en_US:en:zh:zh_TW:zh_CN.BIG5"
LANGUAGE="zh_CN.GB18030:zh_CN.GB2312:zh_CN.GBK:zh_CN:en_US.UTF-8:en_US:en:zh:zh_TW:zh_CN.BIG5"
保存reboot即可...
由于中文的字符集编码很多,我自己也不是十分清楚彼此的兼容性如何,所以就尽可能的找了很多种不同的编码都写了上去,大家也可以自己筛选下,总的解决思路就是修改控制环境参数的变量,增加OS所支持的字符集(前提要内核上存在该字符,否则需要编译内核)...
正在开发的WEB系统是部署在RED HEAD 。
RH版本信息:
LSB Version: :core-3.1-amd64:core-3.1-ia32:core-3.1-noarch:graphics-3.1-amd64:graphics-3.1-ia32:graphics-3.1-noarch
Distributor ID: RedHatEnterpriseServer
Description: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Server release 5 (Tikanga)
Release: 5
Codename: Tikanga
-------------------------------
locale 信息
LANG=zh_CN.UTF-8
LC_CTYPE="zh_CN.UTF-8"
LC_NUMERIC="zh_CN.UTF-8"
LC_TIME="zh_CN.UTF-8"
LC_COLLATE="zh_CN.UTF-8"
LC_MONETARY="zh_CN.UTF-8"
LC_MESSAGES="zh_CN.UTF-8"
LC_PAPER="zh_CN.UTF-8"
LC_NAME="zh_CN.UTF-8"
LC_ADDRESS="zh_CN.UTF-8"
LC_TELEPHONE="zh_CN.UTF-8"
LC_MEASUREMENT="zh_CN.UTF-8"
LC_IDENTIFICATION="zh_CN.UTF-8"
LC_ALL=
---------------------------------
因为程序目录有若干文件要读出来显示在页面上,文件名为中文名
我使用File.list()方法得到了文件名列表,可是显示出来的都是乱码。
new String(filename.getBytes("utf-8"),"GBK");
new String(filename.getBytes("iso-8859-1"),"GBK"贺码);
new String(filename.getBytes(),GBK");
都不起作用,
使用System.getProperty("file.encoding") 得出的是"utf-8"
另外,使用 ls 命令查看的时候,是乱码,使用 ls --show-control-chars 命令就能显示中文名(控制台)
添加locale, 估计你的系统不支持gbk字符集。
ubuntu下是vi /var/lib/locales/supported.d/local
加完后locale-gen一下, 重新刷新字符集缓存。
如果你需要在Linux中操作windows下的文件,那么你可能会经常遇到文件编码转换的问题。Windows中默认的文件格式是GBK(gb2312),而Linux一般都是UTF-8。下面介绍一下,在Linux中如何查看文件的编码及如何进行对文件进行编码转换。
一,查看文件编码:
在Linux中查看文件编码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1.在Vim中可以直接查看文件编码
:set fileencoding
即可显示文件编码格式。
如果你只是想查看其它编码格式的文件或者想解决用Vim查看文件乱码的问题,那么你可以在
~/.vimrc 文件中添加以下内容:
set encoding=utf-8
fileencodings=ucs-bom,utf-8,cp936
这样,就可以让vim自动识别文件编码(可以自动识别UTF-8或者GBK编码的文件),其实就是依照 fileencodings提供的编码列表尝试,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编码,就用latin-1(ASCII)编码打开。
2. enca (如果你的系统中没有安装这个命令,可以用sudo yum install -y enca 安装)查看文件编码
$ enca filename
filename: Universal transformation format 8 bits; UTF-8
CRLF line terminators
需要说明一点的是,enca对某些GBK编码的文件识别的不是很好,识别时会出现:
Unrecognized encoding
二,文件编码转换
1.在Vim中直接进行转换文件编码,比如将一个文件转换成utf-8格式
:set fileencoding=utf-8
2. iconv 转换,iconv的命令格式如下:
iconv -f encoding -t encoding inputfile
比如将一个UTF-8 编码的文件转换成GBK编码
iconv -f GBK -t UTF-8 file1 -o file2
3. enconv 转换文件编码
比如要将一个GBK编码的文件转换成UTF-8编码,操作如下
enconv -L zh_CN -x UTF-8 filename
三,文件名编码转换:
从Linux往 windows拷贝文件或者从windows往Linux拷贝文件,有时会出现中文文件名乱码的情况,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因为,windows的文件名中文编码默认为GBK,而Linux中默认文件名编码为UTF8,由于编码不一致,所以导致了文件名乱码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对文件名进行转码。
在Linux中专门提供了一种工具convmv进行文件名编码的转换,可以将文件名从GBK转换成UTF-8编码,或者从UTF-8转换到GBK。
首先看一下你的系统上是否安装了convmv,如果没安装的话用:
yum -y install convmv 安装。
下面看一下convmv的具体用法:
convmv -f 源编码 -t 新编码 [选项] 文件名
常用参数:
-r 递归处理子文件夹
–notest 真正进行操作,请注意在默认情况下是不对文件进行真实操作的,而只是试验。
–list 显示所有支持的编码
–unescap 可以做一下转义,比如把 变成空格
比如我们有一个utf8编码的文件名,转换成GBK编码,命令如下:
convmv -f UTF-8 -t GBK –notest utf8编码的文件名
这样转换以后”utf8编码的文件名”会被转换成GBK编码(只是文件名编码的转换,文件内容不会发生变化)
四,vim 编码方式的设置
和所有的流行文本编辑器一样,Vim 可以很好的编辑各种字符编码的文件,这当然包括UCS-2、UTF-8 等流行的Unicode 编码方式。然而不幸的是,和很多来自 Linux 世界的软件一样,这需要你自己动手设置。
Vim 有四个跟字符编码方式有关的选项,encoding、fileencoding、fileencodings、termencoding (这些选项可能的取值请参考 Vim 在线帮助 :help encoding-names),它们的意义如下:
* encoding: Vim 内部使用的字符编码方式,包括 Vim 的 buffer (缓冲区)、菜单文本、消息文本等。默认是根据你的locale选择.用户手册上建议只在 .vimrc 中改变它的值,事实上似乎也只有在.vimrc 中改变它的值才有意义。你可以用另外一种编码来编辑和保存文件,如你的vim的encoding为utf-8,所编辑的文件采用cp936编码,vim会自动将读入的文件转成utf-8(vim的能读懂的方式),而当你写入文件时,又会自动转回成cp936(文件的保存编码).
* fileencoding: Vim 中当前编辑的文件的字符编码方式,Vim 保存文件时也会将文件保存为这种字符编码方式 (不管是否新文件都如此)。
* fileencodings: Vim自动探测fileencoding的顺序列表,启动时会按照它所列出的字符编码方式逐一探测即将打开的文件的字符编码方式,并且将 fileencoding 设置为最终探测到的字符编码方式。因此最好将Unicode 编码方式放到这个列表的最前面,将拉丁语系编码方式 latin1 放到最后面。
* termencoding: Vim 所工作的终端 (或者 Windows 的 Console 窗口) 的字符编码方式。如果vim所在的term与vim编码相同,则无需设置。如其不然,你可以用vim的termencoding选项将自动转换成term 的编码.这个选项在 Windows 下对我们常用的 GUI模式的 gVim 无效,而对 Console 模式的Vim 而言就是 Windows 控制台的代码页,并且通常我们不需要改变它。
支持KDE最好的linux是什么发行版
先从青睐程度的相反顺序说起:
10.KDE Neon
KDE Neon是我最近发现的一款发行版。它很有用,因为在过去几年,KDE Software Compilations和Plasma Desktop推出了独立的版本,这对开发人员来说很有用,可是让用户觉得很困惑。
在这种情况下,KDE Neon承诺通过其Live CD,帮助我跟踪了解KDE的发展动向。我说“承诺”,是因为KDE Neon问世才短短几周的时间。然而,首次下载足以让我知道我会经常回过头去用它。虽然我可能从不将它安装在主机器上――这种可能性很大,Live CD似乎肯定会成为我的基本工具之一。这点几乎肯定,并非只有我一个人。
9.Trisquel GNU/Linux
自由软件会的发行版列表只有八个项目。所有那些在内核之上的部分都是的,但大多数很小,版本发布迟缓。
其中比较活跃的发行版之一是Trisquel。Trisquel基于Ubuntu,至少在我看来其特点在于它没有特殊点。总的来说,普通用户根本不会注意到Trisquel是完全。等他们了解Trisquel的性质后,不得不承认,发行版很实用,并非像许多用野悉户想的那样高不可攀。
8.Fedora Project
多年来,Fedora一向是领先的.RPM发行版,其易用性与Ubuntu有得一拼。我通常将它安装在笔记本电脑上,那样我就没必要过于以Debian为中心。
我尊重Fedora决定只添加软件。想要专有软件的那些人可以从许多地方获得专有软件,但是Fedora抵制住了这种诱惑:让用户可以从桌面访问专有的替代软件,从而获得人气――我始终钦佩这种立场。
7.Bodhi Linux
考虑到我迷恋于桌面环境,Bodhi对我来说是自然而然的选择。Bodhi是使用Enlightenment的领先发行版,现在开发一个Enlightenment分支,名为Moksha。
不管名称是什么,Bodhi都提供了领先桌面的一种出色替代方案,不仅仅是由于它快速高效,而是由于它与众不同。我常常担心,软件在慢慢丧失多样性,但是Bodhi显然是个例外。
6.Mageia
我曾经安装过的第一个发行版是Mandrake。那是多年前,不过我仍喜欢Mandrake的后续版本,包括Mageia。相比apt-get或dnf,Urpimi是一种少数派的程序包工具,不过我仍倾心于这种替代发行版。
更为重要的是,Mageia比其他任何发行版更能表明如何定制KDE、变成漂亮的桌面。谁想试一试KDE,我都会向他推荐这个发行版。
5.Tails
Tails是一款关注隐私的发行版,可以从闪驱来运行。如果与Tor一起使用,它提供了一种快捷的匿名方法,不过不如下面介绍的Qubes OS来得安全。项目成员很重视隐私,许多人使用假名来贡献代码。
尽管如今大家在热议隐私和安全,但普通用户对两者的了解少得可怜。我喜欢Tails的一个原因是,该项目下了一番工夫来整理和编写说明文档。就算你决定不运行Tails,其说明文档也值得一读,这相当于安全入门书。
4.Qubes OS
虽然我尽量不过于关注安全,但确实对安全有清醒的认识。我常常担心,安全选项对普通用户来说太难。
我钦佩Qubes OS的地方在于,它将安全引入到桌面,许多工具谁都可以使用。悔基Qubes使用Xen虚拟机管理程序,让你可以创建安全域颂前乎,每个安全域有不同的保护级别,每个标以色码,那样你一眼就能看到有多安全。为了进一步保护用户,拷贝文件等日常事务受到了严格控制,在临时安全域内操作,并指定了源域和目标域。
这种安全级别换来的代价是,内存开销比普通发行版大得多。没人会推荐Qubes作为延长旧电脑效用的一种方法,但是它很可能是未来的发展前兆。
3.Knoppix
我从未将Knoppix安装到硬盘上,可能永远不会。可是,我始终刻录一份最新版本的Knoppix,并将它放在手边。
你也明白,Knoppix率先使用了Live CD。现在它既提供CD,又提供DVD,两者都有数百个程序包。
当机器需要分类筛选时,比如在未挂载的硬驱上运行fsck,没有哪个发行版来得比它更方便。另外,你可以在熟悉的桌面环境下进行必要的精准操作。
Knoppix于2000年首次发布,它仍然保持一贯的本色――与其网站一样稳重,与Debian鼻祖一样可靠。
2.Linux Mint
Linux Mint源自Debian和Ubuntu,它比其他任何发行版更倾听用户的心声。其MATE桌面是GNOME 2的分支,但这也是用户了解和需要的桌面。相比之下,其Cinnamon桌面是一款原始但从不过于激进的桌面。
在这两种桌面中,Linux Mint取得了最佳平衡点。在MATE和Cinnamon的每一个版本中,不过于激进,细小方面又有创新,Linux Mint是让人舒适的发行版。难怪它在过去十年脱颖而出,排除万难,成为领先的发行版之一。
1.Debian
Debian是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发行版。许多知名发行版基于它,包括Knoppix、Ubuntu和Linux Mint,以及所有发行版的几乎三分之二,就是这样。
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原因在于Debian提供了众多选择。与许多发行版一样,它让你可以选择桌面。你可以选择稳定性或者新颖性,可以让它运行桌面或专有桌面。软件库中的几个软件甚至彼此冲突。虽然倾向桌面,但Debian也为用户提供了原始工具,然后让到一边,不妨碍用户。
如果你听到说什么Debian复杂或难用的传闻,别理睬。你想要Debian多难,它才会多难。我想不出还有其他什么发行版提供如此的选择和如此的自由。
桌面和Linux发行版
你可能注意到,任何一种Ubuntu都没有出现在本文中。原因在于,我并不喜欢Ubuntu的默认桌面:Unity。
如果非要我加入某个Ubuntu版本,可能会是Kubuntu、Xubuntu或Ubuntu MATE。然而,KDE、Xfce和MATE由其他发行版来表示更合适,就因为对于像Linux Mint或Trisquel这些对用户友好的发行版来说,Ubuntu是更方便的来源。由于Canonical Software变得更面向OpenStack和硬件,我开始认为,与Debian一样,Ubuntu发行版也在竭力变得更像是上游供应商,而不是一款可供选择的发行版。
关于bodhilinux和bodhilinux安装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