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fka端口(kafka端口修改)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kafka端口,以及kafka端口修改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Kafka系列-主要参数详解

每个kafka broker中配置文件server.properties默认必须配置的属性如下:

#唯一标识在集群中的ID,要求是正数。

broker.id=0

#服务端口,默认9092

port=9092

#监听地址

host.name=debugo01

# 处理网络请求的最大察核线程数

num.network.threads=2

# 处理磁盘I/O的线程数

num.io.threads=8

# 一些后台线程数

background.threads = 4

# 等待IO线程处正慧理的请求队列最大数

queued.max.requests = 500

# socket的发送缓冲区(SO_SNDBUF)

socket.send.buffer.bytes=1048576

# socket的接收缓冲区 (SO_RCVBUF)

socket.receive.buffer.bytes=1048576

# socket请求的最大字节数。为了防止内存溢出,message.max.bytes必然要小于

socket.request.max.bytes = 104857600

# 每个topic的分区个数,更多的partition会产生更多的segment file

num.partitions=2

# 是否允许自动创建topic ,若是false,就需要通过命令创建topic

auto.create.topics.enable =true

# 一个topic ,默认分区的replication个数 ,不能大于集群中broker的个数。

default.replication.factor =1

# 消息体的最大大小,单位是字节

message.max.bytes = 1000000

# Zookeeper quorum设置。如果有多个使用逗号分割

zookeeper.connect=debugo01:2181,debugo02,debugo03

# 连接zk的超时时间

zookeeper.connection.timeout.ms=1000000

# ZooKeeper集群中leader和follower之间的同步实际

zookeeper.sync.time.ms = 2000

#日志存放目录,多个目录使用逗号分割

log.dirs=/var/log/kafka

# 日志清理策略(delete|compact)

log.cleanup.policy = delete

# 日志保存时间 (hours|minutes),默认为7天(168小时)。超过这个时间会根据policy处理数据。bytes和minutes无论哪个先达到都会触发。

log.retention.hours=168

# 日志数据存储的最大字节数。超过这个时间会根据policy处理数据。

#log.retention.bytes=1073741824

# 控制日志segment文件的大小,超出该大小则追加到一个新的日志segment文件中(-1表示没有限制)

log.segment.bytes=536870912

# 当达到下面时间,会强制新建一个segment

log.roll.hours = 24*7

# 日志片段文件的检查周期,查看它们是否达到了删除策略的设置(log.retention.hours或log.retention.bytes)

log.retention.check.interval.ms=60000

# 是否开启压缩

log.cleaner.enable=false

# 对于压缩的败清掘日志保留的最长时间

log.cleaner.delete.retention.ms = 1 day

# 对于segment日志的索引文件大小限制

log.index.size.max.bytes = 10 * 1024 * 1024

#y索引计算的一个缓冲区,一般不需要设置。

log.index.interval.bytes = 4096

# 是否自动平衡broker之间的分配策略

auto.leader.rebalance.enable = false

# leader的不平衡比例,若是超过这个数值,会对分区进行重新的平衡

leader.imbalance.per.broker.percentage = 10

# 检查leader是否不平衡的时间间隔

leader.imbalance.check.interval.seconds = 300

# 客户端保留offset信息的最大空间大小

offset.metadata.max.bytes = 1024

# Consumer端核心的配置是group.id、zookeeper.connect

# 决定该Consumer归属的唯一组ID,By setting the same group id multiple processes indicate that they are all part of the same consumer group.

group.id

# 消费者的ID,若是没有设置的话,会自增

consumer.id

# 一个用于跟踪调查的ID ,最好同group.id相同

client.id = group_id

# socket的超时时间,实际的超时时间为max.fetch.wait + socket.timeout.ms.

socket.timeout.ms= 30 * 1000

# socket的接收缓存空间大小

socket.receive.buffer.bytes=64 * 1024

#从每个分区fetch的消息大小限制

fetch.message.max.bytes = 1024 * 1024

# true时,Consumer会在消费消息后将offset同步到zookeeper,这样当Consumer失败后,新的consumer就能从zookeeper获取最新的offset

auto.commit.enable = true

# 自动提交的时间间隔

auto.commit.interval.ms = 60 * 1000

# 用于消费的最大数量的消息块缓冲大小,每个块可以等同于fetch.message.max.bytes中数值

queued.max.message.chunks = 10

# 当有新的consumer加入到group时,将尝试reblance,将partitions的消费端迁移到新的consumer中, 该设置是尝试的次数

rebalance.max.retries = 4

# 每次reblance的时间间隔

rebalance.backoff.ms = 2000

# 每次重新选举leader的时间

refresh.leader.backoff.ms

# server发送到消费端的最小数据,若是不满足这个数值则会等待直到满足指定大小。默认为1表示立即接收。

fetch.min.bytes = 1

# 若是不满足fetch.min.bytes时,等待消费端请求的最长等待时间

fetch.wait.max.ms = 100

# 如果指定时间内没有新消息可用于消费,就抛出异常,默认-1表示不受限

consumer.timeout.ms = -1

# 消费者获取消息元信息(topics, partitions and replicas)的地址,配置格式是:host1:port1,host2:port2,也可以在外面设置一个vip

metadata.broker.list

#消息的确认模式

# 0:不保证消息的到达确认,只管发送,低延迟但是会出现消息的丢失,在某个server失败的情况下,有点像TCP

# 1:发送消息,并会等待leader 收到确认后,一定的可靠性

# -1:发送消息,等待leader收到确认,并进行复制操作后,才返回,最高的可靠性

request.required.acks = 0

# 异步模式下缓冲数据的最大时间。例如设置为100则会集合100ms内的消息后发送,这样会提高吞吐量,但是会增加消息发送的延时

queue.buffering.max.ms = 5000

# 异步模式下缓冲的最大消息数,同上

queue.buffering.max.messages = 10000

# 异步模式下,消息进入队列的等待时间。若是设置为0,则消息不等待,如果进入不了队列,则直接被抛弃

queue.enqueue.timeout.ms = -1

# 异步模式下,每次发送的消息数,当queue.buffering.max.messages或queue.buffering.max.ms满足条件之一时producer会触发发送。

batch.num.messages=200

[img]

Kafka 安装教程 + nodejs 连接

1、kafka安装包

2、zookeeper安装包

1、先安装运行zookeeper

2、安装运吵拿行kafka

修改下图ip

advertised.listeners=PLAINTEXT://71.24.89.191:9092

这里主要是检测对应的端口是否是打开状态

分别是 zookeeper的默认端口 2181 和 kafka的 9092

检测网址

1、 添加

2、查看升散搭所有主题

3、查看主题掘毁下所有分区

4、动态 修改主题 分区为12

小伙伴们可以看我另一片文章

Nodejs kafka连接

1、内存不足

这里因为我的机器的内存比较小

OpenJDK 64-Bit Server VM warning: INFO: os::commit_memory(0x00000000e0000000, 536870912, 0) failed; error='Cannot allocate memory' (errno=12)

There is insufficient memory for the Java Runtime Environment to continue.

Native memory allocation (mmap) failed to map 536870912 bytes for committing reserved memory.

我们只需要把kafka启动脚本修改一下就可以了

修改内存为256:

给kafka配置外部连接

在公司的测试环境中,有的应用需要远程连接kafka,本地有时也是需要连接到kafka进行Debug,这就需要将kafka配置成外部可连接。想要实现这种效果,有两种实现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将所有kafka的连接都配置成公网IP连接。第二种方法是采用kafka的内外分离配置。方法一虽然能够实现kafka的外部连接,可是服务器上面对kafka的连接也会默认使用公网IP的方式连接,而不是内网,这样会给实例的公网带宽带来很大的压力,应用一多,就会造成实例无法进行登录。而方法二就可以有慧羡效的避免这种现象了,它是将云上本地应用采用内网来连接kafka,而同时又采用不同的端口配置外网连接,这样能够慎首有效的减少公网带宽前孝拍的压力。

在原有配置的基础上加上或者更改如下配置,配置接受外网连接的端口为9093,同时打开安全组的9093端口,配置过后通过重启kafka即可通过9093在本地连接kafka。

listener.security.protocol.map=INTERNAL:PLAINTEXT,EXTERNAL:PLAINTEXT主要分别定义内部和外部连接采用的安全协议

listeners=INTERNAL://内网IP:9092,EXTERNAL://0.0.0.0:9093主要是定义内部和外部连接监听的地址端口

advertised.listeners=INTERNAL://内网IP:9092,EXTERNAL://外网IP:9093主要是提交给zookeeper来实现对kafka内部和外部的连接,最开始改配置只是配置了外部的连接,没有内部的连接,所以对kafka的连接都是通过外部连接。

inter.broker.listener.name=INTERNAL主要是制定kafka集群内部broker之前通过INTERNAL的配置来进行内部通讯。

参考连接:

Kafka简介+Kafka Tool使用简介+使用实例

详细安装访问:

macOS 可以用homebrew快速安装,访问地址:

原文链接:

查看topic列表:

创建topic:

--create :创建命令;

--topic :后面指定topic名称;

--replication-factor :后面指定副本数;

--partitions :指定分区数,根据broker的数量决定;

--zookeeper :后面指定 zookeeper.connect 的zk链接

查看某个topic:

Kafka 作为消息雹岩烂系统的一种, 当然可 以像其他消 息中 间件一样作为消息数据中转的平台。 下面以 Java 语言为例,看一下如何使用 Kafka 来发送和接收消息。

1、引入依赖

2、消息生产者

示例 中用 KafkaProducer 类来创建一个消息生产者,该类的构造函数入参是一系列属性值。下面看一下这些属性具体都是什么含义。

bootstrap.servers 表示 Kafka 集群 。 如果集群中有多台物理服务器,则服务器地址之间用逗号分隔, 比如” 192.168.1.1 :9092,192.168.1.2:9092” 。 localhost 是笔者电脑的地址,9092 是 Kafka 服务器默认监听的端口号。

key.serializer 和 value.serializer 表示消息的序列化类型 。 Kafka 的消息是以键值对的形式发送到 Kafka 服务器的,在消息被发送到服务器之前,消息生产者需要把不同类型的 消息序列化为 二 进制类型,示例中是枣明发送文本消息到服务器 , 所以使用的是StringSerializer。

key.deserializer 和 value.deserializer 表示消息的反序列化类型。把来自 Kafka 集群的二进制消 息反序列 化 为指定 的 类型,因为序列化用的是String类型,所以用StringDeserializer 来反序列化。

zk.connect 用于指定 Kafka 连接 ZooKeeper 的 URL ,源漏提供了基于 ZooKeeper 的集群服务器自动感知功能, 可以动态从 ZooKeeper 中读取 Kafka 集群配置信息。

有 了 消息生产者之后 , 就可以调用 send 方法发送消息了。该方法的入参是 ProducerRecord类型对象 , ProducerRecord 类提供了多种构造函数形参,常见的有如下三种 :

ProducerRecord(topic,partition,key,value);

ProducerRecord(topic,key,value);

ProducerRecord(topic, value) ;

其中 topic 和 value 是必填的, partition 和 key 是可选的 。如果指定了 pa时tion,那么消息会被发送至指定的 partition ;如果没指定 partition 但指定了 Key,那么消息会按照 hash(key)发送至对应的 partition: 如果既没指定 partition 也没指定 key,那么 消息会按照 round-robin 模式发送(即以轮询的方式依次发送〉到每一个 partition。示例中将向 test-topic 主题发送三条消息。

3、消息消费者

和消息生产者类似,这里用 KafkaConsumer 类来创建一个消息消费者,该类的构造函数入参也是一系列属性值。

bootstrap. servers 和生产者一样,表示 Kafka 集群。

group.id 表示消费者的分组 ID。

enable.auto.commit 表示 Consumer 的 offset 是否自 动提交 。

auto.commit.interval .ms 用于设置自动提交 offset 到 ZooKeeper 的时间间隔,时间单位是毫秒。

key. deserializer 和 value.deserializer 表示用字符串来反序列化消息数据。

消息消费者使用 subscribe 方法 订阅了 Topic 为 test-topic 的消息。 Consumer 调用poll 方法来轮询 Kafka 集群的消息, 一直等到 Kafka 集群中没有消息或达到超时时间(示例中设置超时时间为 100 毫秒)为止 。 如果读取到消息,则打印出消息记录的 pa此ition, offset、key 等。

关于kafka端口和kafka端口修改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