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总体规划(县域总体规划是法定规划吗)
简介
县域总体规划是根据国家、省、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对县域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经济发展、人口分布、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内容做出系统安排和指导性规划。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保护生态环境。
一、县域总体规划的内容
1. 土地利用规划
确定县域范围内土地利用类型、规模和布局;
合理安排城市建设用地、农村建设用地、耕地、林地、草原、水域等不同类型土地的利用;
保障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区的完整性。
2. 经济发展规划
明确县域经济发展目标、产业结构、投资方向和发展重点;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特色产业,提升区域竞争力;
完善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3. 人口分布规划
预测县域人口增长趋势,合理安排人口分布;
重点规划城市、集镇的人口规模和布局;
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4. 基础设施规划
完善道路、铁路、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
加强水利、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现代化物流体系,提升县域对外开放水平。
5. 环境保护规划
加强水、气、土等环境要素保护;
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构建绿色发展格局;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保障环境质量。
二、县域总体规划的编制程序
1. 编制准备
成立规划编制领导小组;
搜集资料,建立数据库;
开展专题调研和专家咨询。
2. 编制阶段
编制规划草案;
组织专家评审和公众参与;
修改完善规划草案。
3. 上报审批
向上级政府规划主管部门上报规划草案;
经审批后,发布实施。
4. 实施管理
建立规划管理制度;
监督规划实施情况;
定期评估规划执行效果,及时调整和完善。
三、县域总体规划的意义
1. 指导县域发展
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总体指导,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
2. 优化资源配置
合理配置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资源,避免资源浪费。
3. 促进协调发展
协调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促进县域各方面和谐发展。
4. 保护生态环境
明确生态保护目标和措施,保障县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5. 提升县域竞争力
完善基础设施,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县域经济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